ART TAIPEI 2025 亮點畫廊與藝術家陣容
多間知名國際畫廊將於202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榮耀回歸,攜其傑出的畫廊項目亮相,呈現東西藝術經典與當代創作的精彩對話。
- 貝浩登(Perrotin):呈現安娜-伊娃伯格曼(Anna-Eva Bergman)、林恩·查德威克(Lynn Chadwick)、漢斯·哈同(Hans Hartung)等國際大師的經典作品。
- 季豐軒:重點展出常玉、謝景蘭等華人現代藝術大師的重要創作。
- 漢雅軒:聚焦華人現代藝術大師,展出葉世強、陳福善、周綠雲等代表性作品。
- 德薩畫廊(DE SARTHE):以朱德群、趙無極等現代大師作品為主,同時呈現Lov-Lov、麥影彤二等後網絡時代藝術家的創作。
- GALLERY BATON:匯集13位國際藝術家,包括Jimok Choi 、Burnsoo Song、Liam Gillick等,展現多元當代藝術風貌。
- Gana Art:推出Eunnim Ro、鹽田千春、Eddie Kang 等日韓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作品。
- 澡堂畫廊(SCAI THE BATHHOUSE):集中展示名和晃平、宮島達男等日本當代藝術代表人物的創作。
- 白石畫廊(Whitestone Gallery):重點展出草間彌生的大型創作,亦同時呈現蔡康永的作品。
多家台灣重要畫廊將齊聚亮相,呈現各具特色的藝術項目:
- 尊彩藝術中心:展出李重重、許家維、陳澄波、廖繼春等資深藝術家的代表作,呈現台灣現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
- 索卡藝術:匯聚于彭、林葆靈、閆占城等藝術家,透過多元媒介創作,展現其跨地域的策展布局。
- 亞洲藝術中心:展出巴瓦瓦隆・伊誕(Etan Pavavalung)、Katja Farin、許東榮等藝術家的作品,融合傳統文化與當代視覺表達。
- 藍騎士藝術:帶來威利・希伯(Willi Siber)、馬馬克(Marck Marck)、克拉楊(Jan Kaláb)等國際藝術家的裝置與雕塑作品,呈現材料與空間的對話。
- Artemin Gallery:首次參展,推出陳玉純、Alan Chin等多位新銳藝術家的跨領域創作,聚焦當代藝術新聲。
- 安卓藝術:呈現大卷伸嗣、黨若洪等藝術家的創作,探索東方美學與當代藝術的融合。
- 伊日藝術計劃:帶來平子雄一、中村太一的大型作品及時永駿等藝術家的創作,以獨特視角回應現代社會議題。
本屆博覽會特別規劃四大主題展區,展現台灣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與創新能量:
- 「FOCUS | Film Sector 錄像藝術區」由知名策展人曾鈺涓策劃,以「觸 True」為核心命題,透過單慧乾、劉艾真與廖祈羽的錄像與敘事影像,從性別、勞動、身體到社會結構等多重維度,回應數位時代中人類存在的複雜現實,開啟真實與虛擬之間的辯證對話。
- 「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匯聚八位台灣新銳藝術家——王言然、劉恩霖、郭秉恩、劉星佑、洪聖雄、杜宜蓁、陳劭彥與吳尚洋,創作橫跨雕塑、油畫、複合媒材至新媒體藝術等多種類型,突顯新世代藝術家在形式語言與觀念深度上的銳意突破。
- 「第六屆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由資深策展人徐文瑞策劃,與亞洲藝術中心合作,致力構建原民美學與當代語境的深度對話,匯聚安聖惠Eleng Luluan、米類・瑪法琉Milay Mavaliw、希巨・蘇飛Siki Sufin、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塗南峰Laluyu Pavela五位代表性藝術家,透過木雕、複合媒材與繪畫等深入探討文化傳承、土地記憶與身份認同議題。
- 「話客.畫客──客家文學美術的當代湊陣」以「Hakka」的雙關語為核心,邀請具客家血緣或自我認同的藝術家鍾舜文、程仁珮、致穎與文學家詹冰共同參與。展覽透過「話」與「畫」並舉,展現客家文化的敘事詩性與跨媒材創新,也回應當代世代對族群身份、集體行動與文化記憶的再詮釋。
- 此外,ART TAIPEI 2025將於10月24日至25日連續兩天舉辦多場藝術講座,特邀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日本數位藝術先鋒宮島達男、驕陽基金會創辦人孫啟越、2025日惹雙年展策展人林怡華、澳洲藝術機構Bundanon執行長Rachel Kent及漢雅軒創辦人張頌仁等海內外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美術館的社會角色、亞洲LGBTQ藝術、原住民當代實踐及水墨未來轉化等前沿議題。
ART TAIPEI 2025持續推動藝術與品牌跨界,不僅延續瑞士寶盛、Mercedes-Benz 與承豪石材等長期夥伴合作,也迎來有老酒銀行之稱的大摩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與瑞典時尚品牌J.LINDEBERG的首次加入,展現更多元的文化與藝術對話:
- 瑞士寶盛:連續第三年成為官方夥伴,今年獨家呈現華人幾何抽象先鋒霍剛的作品系列《形色之外:霍剛》,展現東西方語彙交融的藝術探索。
- Mercedes-Benz:連續第三年成為官方夥伴,今年首度攜手國際頂級藝廊,以「御風之藝」展現豪華與工藝,開啟移動與藝術的新對話。
- 大摩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首度加入ART TAIPEI,以「The MAKING of a MASTERPIECE」為核心精神,帶來跨越180年的頂級珍稀酒款展出,展位也將攜手藝術家合作,展現威士忌與藝術交織的多元面貌。
- 承豪石材: 連續四年參與,承豪石材持續引領石材跨界藝術,與藝術家李霽攜手創作,以礦物時間與自然動態為題,凝聚奢石之壯麗語彙。
- LINDEBERG: 首次加入ART TAIPEI,邀請台灣攝影師蘇益良合作,以攝影藝術延伸品牌摩登實用的精神,將北歐文化美學帶入台灣當代藝術現場。
台北藝術週:城市藝術活動的串聯
「台北藝術週」將於2025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盛大回歸,串聯全市超過100間畫廊、美術館、藝術機構與藝術家工作室,展現台北作為國際文化都會的創意活力。
ART TAIPEI 2025亮點畫廊與藝術家陣容
多間知名國際畫廊將於202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榮耀回歸,攜其傑出的畫廊項目亮相,呈現東西藝術經典與當代創作的精彩對話。
- 貝浩登(Perrotin):呈現安娜-伊娃伯格曼(Anna-Eva Bergman)、林恩·查德威克(Lynn Chadwick)、漢斯·哈同(Hans Hartung)等國際大師的經典作品。
- 季豐軒:重點展出常玉、謝景蘭等華人現代藝術大師的重要創作。
- 漢雅軒:聚焦華人現代藝術大師,展出葉世強、陳福善、周綠雲等代表性作品。
- 德薩畫廊(DE SARTHE):以朱德群、趙無極等現代大師作品為主,同時呈現Lov-Lov、麥影彤二等後網絡時代藝術家的創作。
- GALLERY BATON:匯集13位國際藝術家,包括Jimok Choi 、Burnsoo Song、Liam Gillick等,展現多元當代藝術風貌。
- Gana Art:推出Eunnim Ro、鹽田千春、Eddie Kang 等日韓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作品。
- 澡堂畫廊(SCAI THE BATHHOUSE):集中展示名和晃平、宮島達男等日本當代藝術代表人物的創作。
- 白石畫廊(Whitestone Gallery):重點展出草間彌生的大型創作,亦同時呈現蔡康永的作品。
多家台灣重要畫廊將齊聚亮相,呈現各具特色的藝術項目:
- 尊彩藝術中心:展出李重重、許家維、陳澄波、廖繼春等資深藝術家的代表作,呈現台灣現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
- 索卡藝術:匯聚于彭、林葆靈、閆占城等藝術家,透過多元媒介創作,展現其跨地域的策展布局。
- 亞洲藝術中心:展出巴瓦瓦隆・伊誕(Etan Pavavalung)、Katja Farin、許東榮等藝術家的作品,融合傳統文化與當代視覺表達。
- 藍騎士藝術:帶來威利・希伯(Willi Siber)、馬馬克(Marck Marck)、克拉楊(Jan Kaláb)等國際藝術家的裝置與雕塑作品,呈現材料與空間的對話。
- Artemin Gallery:首次參展,推出陳玉純、Alan Chin等多位新銳藝術家的跨領域創作,聚焦當代藝術新聲。
- 安卓藝術:呈現大卷伸嗣、黨若洪等藝術家的創作,探索東方美學與當代藝術的融合。
- 伊日藝術計劃:帶來平子雄一、中村太一的大型作品及時永駿等藝術家的創作,以獨特視角回應現代社會議題。
本屆博覽會特別規劃四大主題展區,展現台灣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與創新能量:
- 「FOCUS | Film Sector 錄像藝術區」由知名策展人曾鈺涓策劃,以「觸 True」為核心命題,透過單慧乾、劉艾真與廖祈羽的錄像與敘事影像,從性別、勞動、身體到社會結構等多重維度,回應數位時代中人類存在的複雜現實,開啟真實與虛擬之間的辯證對話。
- 「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匯聚八位台灣新銳藝術家——王言然、劉恩霖、郭秉恩、劉星佑、洪聖雄、杜宜蓁、陳劭彥與吳尚洋,創作橫跨雕塑、油畫、複合媒材至新媒體藝術等多種類型,突顯新世代藝術家在形式語言與觀念深度上的銳意突破。
- 「第六屆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由資深策展人徐文瑞策劃,與亞洲藝術中心合作,致力構建原民美學與當代語境的深度對話,匯聚安聖惠Eleng Luluan、米類・瑪法琉Milay Mavaliw、希巨・蘇飛Siki Sufin、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塗南峰Laluyu Pavela五位代表性藝術家,透過木雕、複合媒材與繪畫等深入探討文化傳承、土地記憶與身份認同議題。
- 「話客.畫客──客家文學美術的當代湊陣」以「Hakka」的雙關語為核心,邀請具客家血緣或自我認同的藝術家鍾舜文、程仁珮、致穎與文學家詹冰共同參與。展覽透過「話」與「畫」並舉,展現客家文化的敘事詩性與跨媒材創新,也回應當代世代對族群身份、集體行動與文化記憶的再詮釋。
- 此外,ART TAIPEI 2025將於10月24日至25日連續兩天舉辦多場藝術講座,特邀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日本數位藝術先鋒宮島達男、驕陽基金會創辦人孫啟越、2025日惹雙年展策展人林怡華、澳洲藝術機構Bundanon執行長Rachel Kent及漢雅軒創辦人張頌仁等海內外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美術館的社會角色、亞洲LGBTQ藝術、原住民當代實踐及水墨未來轉化等前沿議題。
ART TAIPEI 2025 持續推動藝術與品牌跨界,不僅延續瑞士寶盛、Mercedes-Benz 與承豪石材等長期夥伴合作,也迎來有老酒銀行之稱的大摩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與瑞典時尚品牌J.LINDEBERG的首次加入,展現更多元的文化與藝術對話:
- 瑞士寶盛:連續第三年成為官方夥伴,今年獨家呈現華人幾何抽象先鋒霍剛的作品系列《形色之外:霍剛》,展現東西方語彙交融的藝術探索。
- Mercedes-Benz:連續第三年成為官方夥伴,今年首度攜手國際頂級藝廊,以「御風之藝」展現豪華與工藝,開啟移動與藝術的新對話。
- 大摩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首度加入ART TAIPEI,以「The MAKING of a MASTERPIECE」為核心精神,帶來跨越180年的頂級珍稀酒款展出,展位也將攜手藝術家合作,展現威士忌與藝術交織的多元面貌。
- 承豪石材: 連續四年參與,承豪石材持續引領石材跨界藝術,與藝術家李霽攜手創作,以礦物時間與自然動態為題,凝聚奢石之壯麗語彙。
- LINDEBERG: 首次加入ART TAIPEI,邀請台灣攝影師蘇益良合作,以攝影藝術延伸品牌摩登實用的精神,將北歐文化美學帶入台灣當代藝術現場。
台北藝術週:城市藝術活動的串聯
「台北藝術週」將於2025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盛大回歸,串聯全市超過100間畫廊、美術館、藝術機構與藝術家工作室,展現台北作為國際文化都會的創意活力。
「台北藝術週」匯聚多家畫廊帶來豐富多元的展覽盛宴:
- Artemin Gallery 帶來芬蘭藝術家米爾扎・奇茲米奇(Mirza Cizmic)個展《Mirza Cizmic: Confessions of the Beautiful Mind and the Echoes Forgotten Tomorrows》,以繪畫探討戰爭記憶與性別流動的複雜敘事。
- TAO ART 呈獻日本數位藝術先鋒宮島達男個展《Endless Life Cycles》,以LED計數裝置探討生命、時間與循環的哲學命題。
- 藍騎士藝術帶來瑞士藝術家西瑞・菲茲(Thierry Feuz)的《天堂遺落的浪漫》,以精湛的流體技法融合花卉、微生物與夢境意象,構築出絢麗而詩意的視覺宇宙。
- 也趣藝廊則策劃日本當代藝術家群展《間 ま MA》,以東方美學中的「餘白」概念重新叩問觀看與感知的關係。
- 尊彩藝術中心隆重推出《陳澄波百三特展》,精選二十餘件油畫鉅作,致敬這位台灣美術史上的重要先驅。
- 阿波羅畫廊則持續透過第四屆《構圖・台灣》入圍者聯展,推動三十五歲以下新銳藝術家的創作發展。
- 伊日藝術計劃以「彩虹」為主題,匯集來自台灣與國際的藝術家,從氣候變遷、光譜現象到性別平權,展開一場跨文化、跨媒介的當代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