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RT TAIPEI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持續致力於推動國際對話與跨域交流,透過藝術講座串連全球視野與在地脈絡,邀集國內外館長、策展人與藝術家,探討當代藝術在社會與文化中的多元角色。今年以「跨域對話、社會連結」為核心,規劃多場論壇,回應藝術在當代語境下的多重面向。
透過跨國視野與在地經驗的交織,2025 ART TAIPEI 藝術講座將藝術置於社會與文化的核心對話中,展現台北藝博作為亞洲重要藝術平台的國際高度與前瞻視野。
10月24日率先登場的 「超越展示|美術館作為社會與文化的平台」,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高子衿、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暨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館長李玉玲,以及日本知名藝術家宮島達男,討論美術館在展覽之外如何成為教育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場域。隨後舉行的 「同行 – 亞洲 LGBTQ 藝術觀察與實踐」,則由双方藝廊創辦人胡朝聖主持,邀請 Sunpride Foundation 創辦人孫啟越、藝術家余政達與策展人莊偉慈,共同探討亞洲 LGBTQ 藝術的發展脈絡與社會實踐。
10月25日延續對話,「跨域與共鳴|原住民藝術在當代的話語與實踐」 由策展人徐文瑞主持,邀集 2025 日惹雙年展策展人林怡華 與 Bundanon 執行長 Rachel Kent,聚焦原住民藝術於當代文化的發聲與共鳴。壓軸場次 〈後筆墨時代—水墨的現在與未來 / Post-Brush Era: Discourses o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Ink Art〉,由策展人吳超然主持,邀請漢雅軒創辦人張頌仁、藝術家曾建穎,以及特別邀請藝術家,探討水墨如何在歷史傳統與當代實驗間持續轉化,並展望其未來的可能性。